岩学院教字〔2012〕5号
各院系:
为适应培养高质量应用型人才的需要,促进我校教材建设工作,提高教材质量,充分发挥和调动广大教师进行教材改革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鼓励教师编写和出版高质量、有特色的教材,特制定本办法。
一、组织领导
1.我校优秀教材评选及奖励工作,由校教学工作指导工作委员会组织实施。
2.各院(系)教学工作指导小组,负责组织择优推荐本院(系)教材参加学校优秀教材的评选。
二、评选范围
1.凡由我校教师主编,经出版社出版并被我校使用两届以上的教材
2.我校教师编写,校内组织印刷,并在教学实践中使用过两届以上的校内自编教材,包括实验、实习教材。
3.我校教师编写的电子教材及CAI课件。
4.经再版内容更新1/2以上,质量有较明显提高,且又使用两届(含两届)以上的,可再度申报。
5.在首次评选时已被评为一等奖的,修订后不再连续参加评选。
6.凡首次参加评选未被评上,而后没有修改,或修改后未使用两届以上的教材,不得再次参加评选。
7.新编但未经过教学实践的教材、各种非完整教学用书、教学参考资料、补充讲义、补充练习、实验指导书、复习资料等不属本办法评选范围。
8.各种专著、为各类培训班、岗位培训人员编写的教材不属本办法评选范围。
三、评选标准
1.所编教材能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阐述本门学科的基本规律,符合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无政治错误,不泄露国家机密。
2.教材内容符合教学大纲的基础要求,保证学生获得本门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与本门学科相适应的科学水平,有较强科学性和系统性。能正确地阐述本学科的科学理论和概念,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恰当反映当今科技发展的新技术、新成果。
3.适合专业实际和学生实际,取材合理,份量适当。文字通顺,条理清楚,图表清晰正确,与正文密切配合,便于自学。
4.注意总结本人教学和科研成果,在教材内容和体系的改革上有新的突破。在学科领域内对传统理论有所发展,全书或某一方面确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之处,形成自己的风格、特色。
5.电子教材、CAI课件等,除符合以上条件外还应具备以下条件:
①具有开放性和共享性,其体系和内容能够让教师方便地进行调换和更换,能通过链接等多种方式引入丰富的动态学习资源。
②具有交互性和协作性,能够通过网络实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教与学的交互。能让教师、学生通过讨论、合作、竞争等形式完成学习任务。
③场面、环境、动画、色彩、音响、模拟实验逼真;字幕工整、清晰,合乎规范;解说简明、生动,做到声像同步;片长适度。